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江淮[1] 冉征 Zheng Jianghuai;Ran Zhe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创新政策与管理)》2022年第4期9-22,共14页Innovative policyand manageme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旧动能转换机制设计与路径选择”(18ZDA077);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暨区域经济转型与管理变革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招标重大项目“长三角区域世界级产业集聚培育和协调发展”(CYD-2020019)阶段性成果;南京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计划A资助。
摘 要:鉴于智能制造技术与不同产业的融合程度存在差异,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使用智能技术的制造业与不使用智能技术的服务业的两部门模型,理论分析发现:在工资水平高于智能制造技术使用成本的情况下,智能制造技术水平越高对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显著,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依赖于经济总体资本密集度和制造业使用智能制造的资本产出弹性是否高于服务业;在工资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智能制造技术的经济效应并不明显。进一步,通过关键词和专利分类号检索中国专利数据库中与智能制造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构造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水平的代理变量,在实证层面验证了理论假设。在产业结构服务化程度以及服务业资本密集度和资本产出弹性不断上升的长期发展趋势下,智能制造技术水平只有不断提升,且伴随较大的投资规模增加,才有可能带来产业结构服务化所需的劳动力就业和整体的经济增长水平提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