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婕 于虹敏[1] 陈丽琴 何丽君[3] 王涛 王颖峥 王英豪[1] XU Jie;YU Hong-min;CHEN Li-qin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福州350122 [2]福建省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三明365000 [3]福建省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4]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福州365000
出 处:《中医药通报》2023年第2期31-35,共5页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17399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21J01920)。
摘 要: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含益母草处方的用药规律,得出核心处方和主治中医疾病,利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核心处方“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传承平台(V3.0)挖掘含益母草处方的相关证候、中医疾病、核心处方。应用TCMSP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核心处方药物的有效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和Drugbank数据库搜集含益母草处方主治的中医疾病(排名前3位)相关疾病靶点,将疾病靶点与药物靶点取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运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含益母草处方主治中医疾病前3位依次是月经类病、胎孕类病、产后类病;筛选后得到核心处方(益母草、川芎、当归、桃仁、甘草),其药物作用靶点881个;月经类病、胎孕类病和产后类病的疾病靶点分别为840、1070、702个,疾病和药物交集靶点45个。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560条,细胞组分41条,分子功能54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72条通路,主要为甾类激素生物合成、VEGF信号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等,主要与调节激素,调控血管生成和炎症反应等相关。结论:核心处方(益母草、川芎、当归、桃仁、甘草)治疗月经类病、胎孕类病和产后类病具有多靶点效应,涉及多条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可能通过调节雌激素水平,抗炎反应和调控血管等发挥“异病同治”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