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昶[1] Gao Chang
机构地区:[1]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8期140-144,共5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索绪尔跳出了传统思辨主义的思维方式,将事物的意义归于有差异的结构之中,否认了先验的假设和超验的世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思维世界。能指和所指的语言系统是一种形式,一种没有内在实体的结构。这种语言学转向为传统结构主义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于是在早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中,研究者借用这种结构主义的处理方式,将意义的表达置于具有差异的关系结构中。这种方式确实摆脱了本体论式的迷茫,使研究有了切实可行的依据,但忽略了促使差异之间产生意义表达的驱动力。同时,电影语言结构化的构建在聚合关系方面面临着困境。电影第一符号学展现出一种静态的、僵化的无力。麦茨在遇到拉康之前,帕索里尼就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并首先将精神分析引入电影语言的研究中,在《诗的电影》(1965)一文中,以无意识的、诗性的冲动赋予结构基本的动力,并以“自由间接引语”或者说“自由间接视角镜头”的方式使诗意电影得以实现。在麦茨诉诸拉康的“镜像”理论基础上完成标志着电影第二符号学的《想象的能指》(1977)之前,帕索里尼率先赋予了电影语言动态的活力,并展现出了比较浓厚的后结构主义色彩,在从传统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过渡中为电影语言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1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