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鹏鹏[1,2] 桑伟 徐红军[1,2] 韩新年 聂迎彬[1,2] 孔德真 崔凤娟[1,2] 李伟 穆培源[1,2]
机构地区:[1]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0 [2]谷物品质与遗传改良兵团重点实验室
出 处:《新疆农垦科技》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Xinjiang Farm Research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2017YFD0101003);兵团科技计划(2016AC027、2019AB021);新疆农垦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2020YJ002)。
摘 要:为明确新疆冬小麦品种的叶锈病抗性,2020—2022年以37份新疆审定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选用9个叶锈菌生理小种(PHDS、PHTT、THNJ、THTS、THHS、FKKQ、FHSS、FGJQ、FHJQ)接种进行小麦苗期抗叶锈性鉴定;选用新疆本地优势小种(PHTT和THTS)接种进行小麦成株期抗叶锈性鉴定,并利用11个与已知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特异性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检测。苗期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对叶锈病的抗性普遍不好,且接种生理小种后表现抗病的品种较少,其中仅新冬21号对所有生理小种抗性均达到了中抗(MR)以上水平,新冬2号对THNJ、THTS、FKKQ、FHSS、FGJQ、FHJQ等6个生理小种抗性达到了中抗(MR)以上,新冬36号对FKKQ、FHSS、FGJQ、FHJQ等4个生理小种抗性达到了抗(R)或近免疫(NIM),其他参试品种均只对1~2个生理小种表现中抗(MR)以上水平。小麦成株期鉴定结果表明,抗病达到中抗(MR)的品种有12个,达到抗(R)以上水平的品种有8个。分子标记结合成株期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共检测到6个抗叶锈病基因,即Lr1、Lr10、Lr14a、Lr20、Lr26和Lr34,这些抗病基因单独使用已基本失去抗性。为保障新疆粮食安全、促进小麦产业绿色发展,应重视小麦抗叶锈病育种工作,一是加强品种资源工作,引进或创制含有新的抗叶锈病基因的品种资源,二是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实现基因聚合,使新疆小麦品种原有的失去抗叶锈病的基因能够重新获得抗病性。
分 类 号:S435.121.43[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