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建梅[1] 彭湘晖[1] 刘运昌[1] 罗婉莹 黄光仪 杨旭日
机构地区:[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影像科,广西桂林541002
出 处:《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3年第6期78-80,共3页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基 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筹经费课题(Z20201483)。
摘 要:目的:采集脑小血管疾病患者经磁共振相位对比成像进行脑脊液的流量、搏动及颈部大血管血液的流量、搏动数据,分析脑脊液的流量、搏动及颈部大血管血液的流量、搏动与脑小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40例经头颅磁共振诊断为脑小血管疾病的患者,根据是否伴有认知损害分为损害组(n=14)、无损害组(n=26)。比较两组患者的脑脊液上下峰流速、颈部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以及舒张期末血液流速水平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无损害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上峰速度为(6.85±2.03)cm/s,显著高于损害组的(4.62±2.27)cm/s(P<0.01);无损害组中脑导水管脑脊液下峰速度为(6.02±1.48)cm/s,显著高于损害组的(4.14±1.35)cm/s(P<0.01)。损害组颈部大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以及舒张期末血液流速水平均低于无损害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研究结果,脑小血管疾病与脑脊液流速及颈部大血管血液流速均呈负相关(r=-0.892,P<0.001;r=-0.734,P<0.001)。结论:通过MRI相位对比成像可以监测脑小血管疾病高风险患者的脑脊液及颈部大血管血液的流量和搏动,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和减少脑小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 键 词:脑小血管疾病 脑脊液流速 颈部大血管 血液流速 相关性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7.21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