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育幼美洲红鹮骨软病的诊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薇 邓长林 陈蓉 

机构地区:[1]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管理处,江苏南京210028

出  处:《中国兽医杂志》2023年第4期127-12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摘  要:美洲红鹮(Eudocimus ruber)又称红鹮,野外分布于拉丁美洲的部分沿海地带,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由于栖息地环境保护良好,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1],在我国属于二级保护动物。红鹮以小鱼、昆虫等动物为饲料,在树上筑巢,每胎产2~4枚卵[2]。雏鸟呈灰黑色,晚成鸟,人工育幼条件下成活率极低[3]。某动物园饲养的美洲红鹮采取亲鸟孵化、出壳后人工育幼的模式进行育幼,育幼初期喂食黄鱼泥,逐步过渡到小块鱼肉、带壳虾,直至幼鸟完全自主采食。

关 键 词:人工育幼 骨软病 胎产 沿海地带 晚成鸟 二级保护动物 红色名录 濒危物种 

分 类 号:S858.93[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