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东宝
机构地区:[1]灵宝市妇幼保健院,河南472500
出 处:《天津药学》2023年第2期59-62,共4页Tianjin Pharmacy
摘 要:目的:探讨加减和中散联合隔药灸脐法及头孢克洛咀嚼片治疗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ML)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ML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禁食、补液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头孢克洛咀嚼片,每次10 mg/kg,3次/d。观察组加用加减和中散联合隔药灸脐法治疗,加减和中散水煎,1剂/d,分早晚服用;隔药灸脐法:用温水调和面粉,制成面圈敷于神阙穴上,中心挖一个小孔,周围垫高,之后将炒白芍、肉桂、五灵脂、吴茱萸、制乳香、丁香、制没药、炙甘草及煨姜等研磨的药粉填满面圈,然后将圆锥形艾柱放置在药粉上点燃,燃尽后更换,连续施灸2 h,待完成灸治后以胶布封住药粉,留置在脐中24h,每周治疗2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及体征缓解时间、中医症状积分、消化功能、淋巴结大小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发热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绵绵、面黄少华、精神倦怠及大便不调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淋巴结横径、纵径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减和中散联合隔药灸脐法及头孢克洛咀嚼片可提高儿童ML治疗效果,促使淋巴结缩小,改善消化功能,加快症状消失,安全可靠。
关 键 词: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 加减和中散 隔药灸脐法 头孢克洛
分 类 号:R256.3[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