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源的使然性而非实然性——重审现代经济学的资源稀缺性假设  

Resources is to be Made rather than to Be:Re‑examine the Hypothesis of Resource Scarcity in Modern Economic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富强[1] Zhu Fuqiang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广东广州510275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3期43-51,共9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摘  要:资源的稀缺性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由此,经济学才会集中于优化资源配置以满足无限需求这一技术问题,进而才会被视为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实际上,所谓稀缺性资源主要是指在特定时空下可以为人们所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指自然禀赋(天然资源)。随着人类能力的提升,可以被利用的自然禀赋会不断增加,从自然禀赋未被利用到能够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创造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并非天然而是使然,资源并不是稀缺的而是不断增长的。至于资源的增长限度,则取决于人类的利用能力,进而取决于人类的劳动投入以及劳动的有效性。因此,稀缺性劳动的配置才是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学研究的根本课题。

关 键 词:资源稀缺性 经济学假设 自然禀赋 资源创造 劳动配置 

分 类 号:F01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