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富强[1] Zhu Fuqiang
出 处:《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3期43-51,共9页Social Science Research
摘 要:资源的稀缺性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出发点。由此,经济学才会集中于优化资源配置以满足无限需求这一技术问题,进而才会被视为一门关于选择的学科。实际上,所谓稀缺性资源主要是指在特定时空下可以为人们所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指自然禀赋(天然资源)。随着人类能力的提升,可以被利用的自然禀赋会不断增加,从自然禀赋未被利用到能够利用的过程就是资源创造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资源并非天然而是使然,资源并不是稀缺的而是不断增长的。至于资源的增长限度,则取决于人类的利用能力,进而取决于人类的劳动投入以及劳动的有效性。因此,稀缺性劳动的配置才是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学研究的根本课题。
关 键 词:资源稀缺性 经济学假设 自然禀赋 资源创造 劳动配置
分 类 号:F01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