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玉山[1] 黄晓声 梁志辉 林伟松[2] 刘文利[1] 谭健刚 谢沐锟 李明洋 苏骏腾 尹凯森 张楚媛 Zhang Yushan
机构地区:[1]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2]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广东中山528403 [3]中山市龙之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中山528476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7期66-73,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2020年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编号:2020sdr009);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9-319)。
摘 要:为在稻虾共作模式下筛选出适合本地的施肥方式和水稻品种,同时也为推广稻虾共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使用土壤改良剂、生物炭与有机肥、磷肥不同单一组分组合的8种施肥方式和2种水稻品种,在稻虾共作稻田进行试验,分析8种施肥方式对应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及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表现,根据这些性状表现,使用构成因子性状的显著性赋值法(ISVCT)对8种施肥方式及水稻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适合当地的施肥方式和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稻虾共作条件下,美香占2号与莉香占均在200 OPS的施肥方式下达到最高产量,分别为8 744、6 876 kg/hm^(2);美香占2号较莉香占养分需求量更少、生育期更短。因此,美香占2号可以作为稻虾共作条件下在当地推广的水稻品种;200 OPS施肥方式是当地稻虾共作较合适的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土壤pH值、EC值、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容重,当有机肥施用合适剂量时才能保持四者达到最佳范围内。同OP施肥方式比,OPB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H值与土壤通气孔隙度,但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OPS能够显著降低土壤pH值与全面提高所有类型土壤孔隙度及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单独施用S或B的施肥方式(OPS或OPB)优于两者组合施肥方式(OPB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