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梦成
出 处:《内蒙古电大学刊》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Radio & TV University
摘 要:“民族国家”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是近代文人一直思考的中心问题。长期以来,“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对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现代国家的建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比晚清以前的知识群体,“五四”以降的知识分子的“民族国家”意识更为高涨,带有更多“民族主义”色彩。伴随历史的纵深发展,现代民族国家的概念意义更为深化,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族群”“国别”叙事。李劼人的《暴风雨前》,通过在战争与维新中成长起来的知识群体的塑造,广阔地描绘了特定历史时期觉醒青年对于现实社会的要求以及付诸的行动,极具现代民族国家的成长因素与文化特质,对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带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