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邵凌松 郭鸿儒[2] 贾妮娅[2] 宇佳[2] Shao Lingsong;Guo Hongru;Jia Niya;Yu Jia
机构地区:[1]烟台市森林资源检测保护服务中心,山东烟台205199 [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处:《防护林科技》2023年第3期80-82,85,共4页Protection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22〕TG1号)。
摘 要:文章采用林间调查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黑龙江地区油松球果小卷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红松林区该虫1年1代,以蛹在林下枯枝落叶和疏松的土壤表面越夏越冬。5月中旬开始羽化产卵,卵散产于红松雌花(1年生球果)或2年生球果上,卵期1~7 d,孵化后蛀入球果,一果多虫并可转移危害。幼虫期28~37 d,老熟幼虫6月末全部爬出红松球果,吐丝坠地并在林下一周内化蛹。根据2016—2021年的调查,该虫在黑龙江东部以红松为主要树种的森林中均有分布且危害较为严重,在许多林区造成的危害程度超过松梢斑螟属害虫,已成为造成红松种子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首要原因。
分 类 号:S763.42[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