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自欺”与聊天软件  被引量:9

“Das man”“Self-Deception”and ChatGPT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英瑾[1] Xu Yingjin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4期47-56,共10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ZX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2124040)。

摘  要:从人工智能发展史的角度看,当下如火如荼的聊天软件ChatGPT其实就是早已出现的“聊天盒”技术与深度学习技术的结合,并没有体现出科学层面上的真正创新。ChatGPT目前获得的局部成功,无非就是建立在海量的人工语料训练基础上的“野蛮投入”的结果。从海德格尔哲学的角度看,这种技术会将“常人”的意见予以全面的机械化复制;而从萨特哲学的角度看,这种技术还会加剧人类“自欺”现象的泛滥。另外,对于该软件的模拟对话能力的实测研究也表明,该软件无法真实刻画文学人物的真实心理冲突,因此,它仅仅能模拟既有的人物对话的套路,而无法具备对于人类心理活动的真正洞见能力。

关 键 词:“常人” “自欺” 深度学习 ChatGPT 模拟对话生成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