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邪伏膜原”理论浅析IgA肾病的病机及证治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宿家铭 史扬 郭宇鑫 郑毅成 曹柏龙[2] 柳红芳[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10070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23年第4期736-739,共4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5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4273)。

摘  要:IgA肾病以其发病隐匿、容易复发、迁延不愈等特点与中医“邪伏膜原”理论具有较好的契合性。本文认为IgA肾病“膜原”伏邪生于肾元亏损、命门火衰,传于三焦膜系、化浊蕴毒,藏于少阴膜络、痹阻肾络,发于正虚感邪、因加而发,并取象于现代医学病理研究,拓展“邪伏膜原”的物质基础,是对该病病机的高度凝练。治疗中根据“邪伏膜原”程度,分别施以补虚托邪治法,固“膜原”之元气;以升清降浊治法,利“膜原”之浊毒;以搜风通络治法,逐“膜原”之络痹;以清热透邪治法,达“膜原”之伏邪。旨在恢复正气,透邪外达,从而减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为临床防治IgA肾病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关 键 词:IGA肾病 邪伏膜原 粘膜免疫 补托法 清透法 分期论治 

分 类 号:R25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