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灰空间”形式在叠墅中的运用探究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慧[1] 曹明哲[1] 

机构地区:[1]扬州大学广陵学院

出  处:《美术教育研究》2023年第8期118-120,共3页Art Education Research

基  金:2019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9SJA2180)。

摘  要:中国民居建筑形式多样,是中华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无论天南地北的传统民居,在“灰空间”的表现形式上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灰空间”是建筑室内外过渡的空间形式,是人们渴望自由,追求心灵与自然融合的一种设计手法。叠墅是一种新型的叠拼别墅,在建筑面积、结构形式以及价格等方面与独立别墅都有所不同。该文通过阐述传统民居“灰空间”的多种形式、精神内涵、心理引导、设计艺术手法等,试图将“灰空间”作为一个切入点,以期为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现代叠墅住宅设计提供参考。

关 键 词:灰空间 叠墅设计 人性化 共生 

分 类 号:TU241[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