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丽水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浙江丽水323000
出 处:《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年第3期539-54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是世界流行性传染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是肝硬化、肝癌的重要致病原因。全世界范围内CHB人群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1]。我国属于CHB高流行区域,HbsAg的一般人群流行率为9.75%,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2]。随着HBV疫苗的接种,流行率有所下降。临床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核苷类似物是公认抗HBV的治疗药物,但单一用药可能伴随较高的病毒耐药突变风险[3]。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坚持辨病、辨证相结合,发挥多途经、多靶点,整体调节等优势,与西药联合应用,在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抗原转阴率、保护肝功能、增强免疫力、加快临床症状缓解、延缓肝纤维化等方面收效良好[4]。有关研究显示,湿热因素贯穿于慢性乙肝患者的不同阶段,是慢乙肝的核心病机之一[5]。湿热与疫毒相挟是本病的始动因素[6]。笔者根据中医理论和自身临床实践经验,自拟解毒化浊疏肝汤用于辅助恩替卡韦治疗CHB,观察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