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年第3期545-547,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Y2020196)。
摘 要:绒毛膜下血肿(SCH)是指绒毛膜板与底蜕膜分离出血,血液积聚在两者之间形成的血肿,多发生于妊娠早期及中期,是妊娠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超声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妊娠合并SCH确诊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有报道其发病率可达1.7%~28.3%[1-2]。目前西医治疗妊娠早期SCH以抑制宫缩,减轻症状,减小或消除血肿为目的,常用的药物有:孕激素(如黄体酮、地屈孕酮等)、宫缩抑制剂(间苯三酚、硫酸镁等)等,但目前仍无专家共识[3]。中医药治疗SCH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在治疗妊娠早期SCH呈现出独特疗效,且安全性高[4]。胶艾汤是止血、调经之要方,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收缩子宫、补血、调节内分泌、促凝血等作用[5]。本研究旨在评价胶艾汤加味治疗寒凝血瘀型妊娠早期SCH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关 键 词:寒凝血瘀型 胶艾汤 中医药治疗 地屈孕酮 绒毛膜板 妊娠早期 间苯三酚 早期流产
分 类 号:R271.41[医药卫生—中医妇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6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