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初娇娇
机构地区:[1]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社科纵横》2023年第2期140-147,共8页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审美意象创构论”(21BZW005)。
摘 要:唐代意象论中的时空本体思维形态,使得意象创构中理论话语的传达在想象与构思、意象结构组织和范畴以及意象最高审美形态建构等方面,都表现为时空形态。时空逐渐沉淀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基本结构,闪烁着理性光辉,这使得作为理性思考和理性表述的意象时空建构呈现出一种逻辑化、体系化理论发展之链。对于受儒道释文化影响的唐代诗书乐画等意象而言,其审美建构不仅是空间视觉展现,而且更加注重主体凝神观照之下的回味和体悟,也就是时间因素。时间与空间作为审美意象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在现实意象建构中往往纵横交织,成为一个立体结构图式,影响着意象的生成和创构,影响着唐代美学与意象的整体面貌。意象论中“意”的时空探索意在阐释意象创构中主体思维在时空范围上的由有限到无限的拓展模式,表现为意象创构主体的“游心”和“玄思”,因而展现了时空的无限神游,意在言外,思与境偕,时空观念也由此打开。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9.2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