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豆芳 DOU Fang
出 处:《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45-49,共5页Journal of Gansu Open University
基 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浐灞河诗歌整理汇编与浐灞河绿道诗迹开发研究”(2022ND0375);西安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渭河流域诗歌汇编及诗迹开发研究”(22LW24)。
摘 要:铁券制度自汉代草创,南北朝、隋唐逐渐发展到宋元明清完备,书写在铁券上的文字,发展到后世具有稳定的文体特征。明代出现诗人观看铁券所创作的七言歌行体诗。清代,围绕钱镠铁券和铁券文作铁券歌成为一种现象。由文到诗,由下行文体到诗人群体创作的诗歌,铁券歌的结构和体式基本相似,虽然依托铁券文的内容书写,但是铁券歌创作者超越书写的时空,突破了认识的局限,丰富了铁券的层次,对历史有着积极地回应。通过对铁券歌数量的统计,内容与体式的研究分析,有助于丰富对铁券制度及铁券文的认知,正确认识铁券歌的功用价值,形成铁券制度、铁券文及铁券歌研究的良性互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0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