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现状分析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娟 刘诗琪 杨璐 罗敬丹 黄熹 

机构地区:[1]四川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出  处:《中国储运》2023年第5期73-74,共2页China Storage & Transport

基  金:2022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特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研究基地项目———健全产业链背景下成都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渠道构建与网络优化研究(TD22Z09);2021年四川旅游学院校级科研资助项目(2021SCTUSK19);2022年四川旅游学院大学生科研资助项目(2022XKZ78);2023年成都绿色低碳发展研究基地项目资助———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风险管控研究(LD23YB38)。

摘  要:随着石油化工燃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后,第一批新能源汽车进入生命周期末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尚属新兴领域,正处于起步阶段[1]。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模式(1)自营模式。自营模式即由动力电池生产商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自己建立逆向物流网络,利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网络改建,以逆向物流的方式回收废旧电池[2]。消费者将报废的电池交回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网点,汽车制造商以协议价格返还给电池生产商[3]。报废汽车拆解企业在回收废旧新能源汽车时,将拆解的废旧动力电池直接销售给动力电池生产商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回收形式上,常用“以旧换新”的方式促使消费者主动交回废旧电池,其回收流程如图1所示。

关 键 词:逆向物流网络 协议价格 以旧换新 新能源汽车 不可再生资源 自营模式 废旧电池 动力电池 

分 类 号:F713.2[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6.6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