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萧红的创作--以《呼兰河传》与《生死场》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岚 

机构地区:[1]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年第5期90-92,共3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生态运动和妇女运动结合的产物,该理论认为女性与自然存在密切联系。萧红的创作虽远早于该理论的诞生,但其作品《呼兰河传》与《生死场》中许多关于东北风光的描写与农村女性故事的书写,透露出萧红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对受压迫女性的同情与关怀以及对和谐友好的两性关系与生态关系的追求。本文采取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从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社会两个方面来阐释萧红笔下自然、女性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为构建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与生态关系、建设美丽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提供借鉴意义。

关 键 词:生态女性主义 萧红 《呼兰河传》 《生死场》 

分 类 号:I2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