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β-CTx和PINP在绝经后骨质疏松中医证型判定中的意义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宗键[1] 吴海龙 冷向阳[2] 邓伟[1] 张路 卢焱 

机构地区:[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2]长春中医药大学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年第10期2406-2410,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5077);吉林省教育厅科研规划项目(JJKH20210948KJ)。

摘  要:目的探讨年龄、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和Ⅰ型前原胶N端前肽(PINP)在绝经后骨质疏松(POP)中医证型判定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骨密度(BMD)测量、静脉血骨转换指标(BTM)采集及POP中医证型判定,进行数据汇总整理,应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将各变量纳入理论结构方程模型,拟合广义Logit模型。结果共检测533例POP患者。判定的相应中医证型有:“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以“肝肾阴虚证”为对照拟合如下广义Logit模型:①Logit(P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0.419-0.603X1+0.172X2-0.160X3;②Logit(P肝肾阴虚证/肾虚血瘀证)=-0.238-0.506X1+0.410X2-0.169X3。结论以因变量参考类别“肝肾阴虚证”作为参照,“脾肾阳虚证”相对于“肝肾阴虚证”,与≤65岁相比,65岁以上POP患者脾肾阳虚者较少;与β-CTx≤0.26μg/L相比,β-CTx>0.26μg/L以脾肾阳虚者较多;与PINP≤60μg/L相比,PINP>60μg/L的POP患者以脾肾阳虚者较少;“肾虚血瘀证”相对于“肝肾阴虚证”,以年龄>65岁为参考类别时,年龄≤65岁者更倾向的中医证型为肾虚血瘀证;以β-CTx>0.26μg/L相比,β-CTx≤0.26μg/L者更倾向的中医证型为肝肾阴虚证。以PINP>60μg/L为参考类别时,PINP≤60μg/L者更倾向的中医证型为肾虚血瘀证。

关 键 词:绝经后骨质疏松 骨转换指标 中医证型 预测模型 

分 类 号:R274.9[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