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包美静 贾荣霞 石贽堃 周旭 褚雨晴 王冠群 金洋 林杨[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130041 [2]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药学部,吉林长春130041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年第10期2538-2543,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261);吉林省卫生厅项目(2020J039);吉林省财政厅项目(2020SCZT009,2019SCZT016)。
摘 要:宫颈癌是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第4大常见恶性肿瘤,2020年全球有超过6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死亡34.2万例,分别占所有女性癌症发病和死亡的6.5%和7.7%[1]。不同种族和民族的宫颈癌发病率是不同的。在美国,西班牙裔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为10.6万,死亡病例为4.8万,宫颈癌平均发病和死亡年龄分别为50岁和59岁[2],且农村女性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城市地区。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虽呈现年轻化趋势,但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尤其是在农村、山区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宫颈癌患者仍集中在中老年女性,老年女性仍存在较高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和罹患宫颈癌的风险。老年女性宫颈癌筛查意识薄弱,且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发现已是中晚期,死亡率高达70%[3],严重影响老年女性的生殖健康。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尤其是HPV16或18基因型持续感染是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和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的必要因素,但这一过程还与其他因素有关[4],包括初次性生活年龄、多产、避孕方式和激素治疗。此外,其他性传播疾病(如衣原体、淋病、梅毒和疱疹)感染和吸烟均会增加SIL和宫颈癌的进展[5]。
关 键 词:阴道微生物 人乳头瘤病毒(HPV) 宫颈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1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