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宋扬 Song Yang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3年第5期26-28,共3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2021年度吉林省高教科研一般课题“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高校新闻专业伦理教育模式创新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JX2021D296;2022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B201;2022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三全育人’背景下吉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体验教育路经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H22363。
摘 要:人工智能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呈现、平台、终端等环节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渗透,新闻伦理遇到了全新的挑战。在应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信息过度采集导致的隐私侵犯、机器人写作引发的记者主体性危机、算法分发模式导致的信息茧房以及沉浸式体验弱化了思考能力等伦理问题不可忽视。人工智能引发的行业变革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新闻伦理教育如何转向也成为必要的研究动向。新闻伦理作为新闻生产质量的保障,是高校新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作为培养传媒人才的重要阵地,面对传媒业界的新变化,高校新闻教育需要作出及时调整与变革。文章在分析人工智能衍生的新闻伦理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符合传媒业界需要与地方高校实际办学条件的新闻伦理教育路径。可以从加强融媒教育,构建“人机协同”伦理观;注重审美教育,提升审美素养;开展体验教育,塑造他人意识;强调通识教育,培育完整人格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尝试,以此实现智媒时代新闻伦理教育与传媒变革的适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坚实的新闻伦理观,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伦理素养、适应行业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新型传播人才,构建和谐健康的舆论传播环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24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