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靖南 Wang Jingnan
机构地区:[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出 处:《艺术科技》2023年第10期35-37,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2021—2022年度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弹性·整合——南京市方兴小学校园建筑灰空间再利用的实践探索”成果,项目编号:2021NFUSPITP0324。
摘 要:“灰空间”概念最初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是指建筑内部封闭空间与建筑外部开敞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随着“灰空间”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其概念逐渐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出现了更为广义的“灰空间”探讨。狭义“灰空间”实际与最初建筑领域的“灰空间”概念相同,可以被看作经典的灰空间;而广义“灰空间”则可以被看作园林景观中引申出的灰空间,是继承了狭义“灰空间”本质内涵而抛弃外在局限的灰空间,两者观察视角不同,但实质上是相通的。文章试图从“灰空间”的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方面出发,通过对狭义“灰空间”与广义“灰空间”的比较分析,对两者的概念定义、空间形态、空间特征和功能作用等方面进行探究,为进一步把握和厘清景观“灰空间”的内涵与外延提供参考。
分 类 号:TU986.2[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