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残酷青春”到“+青春”:新时代中国主旋律影视的青春叙事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韩敏[1] 卢松岩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2]西南大学形象传播与区域文化创新研究院

出  处:《长江文艺评论》2023年第2期40-47,共8页Changjiang Literature and Art Review

基  金: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新中国电影观众成长史研究”(项目编号:2020YBYS20),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互联网时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理论范式建构》(项目编号:CYS21090),西南大学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意义生产与理论建构》(项目编号:21S WUHQZZ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世纪背景下,随着新一代青年群体逐步登上历史舞台,电影艺术对新中国历史的书写面临着创作思路的革新。其中,青春化叙事是不可忽视的一种叙事类型。一方面,根据《中国电影报》发布的《2021中国电影观众调查报告》显示,20至29岁的观众占比达43.6%。[1]90后的青年受众成为观影人群的主力军。另一方面,《建国大业》制片人赵海城认为,对过往历史不了解或者不太了解的年轻人是他们最主要考虑的观众群体,今天电影的主流观众是15至35岁的人群,并不是那些40岁以上、对这段历史了解的、有兴趣的人。[2]新时代的影视剧在中国青年群体中间,将继续承担着建构历史、传播主流共识的重要作用。如何在新时代的新青年面前,平衡影视艺术的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是当下影视创作的难题。

关 键 词:电影观众 影视艺术 《建国大业》 残酷青春 影视创作 叙事类型 创作思路 新中国历史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