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去戏剧化”表演观念生成契机及其规律  被引量:1

On the Generation and Its Law of the Performance Concept of “De-dramatiz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厉震林[1] Li Zhenlin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3年第5期51-56,共6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电影表演美学思潮史”(项目编号:19ZD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去戏剧化”表演观念几乎贯穿中国电影表演史,背后有着“意识形态腹语术”以及表演内在的发展逻辑。其形成的动能,在于“电影化”和“戏剧化”两者失衡之时,背后的控制力量则会启动。它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如此,是电影表演成长的必经阶段,是无法回避的美学“阵痛”。中国电影史上三次“去戏剧化”表演观念,是一个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是一个“电影化”不断融化“戏剧化”的过程,并形成各种电影以及表演流派。

关 键 词:表演观念 “去戏剧化” 生成动能 发展规律 

分 类 号:J91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