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电影中伤痛记忆的隐喻性书写--以帕布罗·拉雷因“皮诺切特三部曲”为例  被引量:2

The Metaphorical Writing of Traumatic Memories in Chilean Cinemas-Taking Pablo Larrain's “Pinochet Trilogy”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宾 Yang Bin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

出  处:《当代电影》2023年第5期121-128,共8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1973—1990年间智利皮诺切特政府的统治,为智利电影表现历史伤痛记忆提供了重要素材。对这段伤痛记忆的反思书写,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智利电影发展的重要语境。在这些影片之中,导演帕布罗·拉雷因的“皮诺切特三部曲”--《杀手夜狂热》《后事》《智利说不》极具代表性。这些影片通过隐喻的方式,寻求对历史伤痛的反思与书写。具体而言,包括非政治性人物的个体化隐喻、历史叙事的碎片化隐喻和文化创伤的情爱化隐喻。这种伤痛记忆的隐喻性书写,在重述和反思智利伤痛记忆的同时,也为了解智利电影、读懂智利电影文化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关 键 词:智利电影 伤痛记忆 隐喻性书写 帕布罗·拉雷因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