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震宇 Cai Zhenyu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3期105-113,共9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伊本·西那力图为伊斯兰的基本教义提供系统的哲学解释。这一计划的核心是对认主独一(Tawhīd)所要求的神圣单纯性提供哲学说明。然而,伊本·西那的努力在许多后学看来并不成功,因为他同时持有如下三个论点:真主认知一切事物(T1),认知一个对象就是在认知主体中接收它的形式(T2),真主是单纯的(T3)。许多教义学家认为上述三个命题不能相容因为T1和T2可能导向一个令人不快的理论后果,即:真主之中存在着许多的形式。这一后果显然和T3矛盾。本文将通过考察伊本·西那在事物本身(bi-dhātihī)和事物的必然伴随物(lawāhiq)之间做出的区分来展示他如何化解了T1到T3之间的张力。本文对神圣单纯性问题的检讨将进一步展示出伊本·西那理性神学的全貌:一种存在、否定和关系性的神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