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雪 张慧娟 申永梅 常颖[3] 

机构地区:[1]廊坊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河北廊坊065099 [2]廊坊市妇幼保健院,河北廊坊065099 [3]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天津市人类发育与生殖调控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9

出  处:《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3年第3期329-33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基  金: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项目(TJWJ2021QN053);天津市人类发育与生殖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XH10);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20013120)。

摘  要: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第二常见的血液病,发病率为5%~10%。尽管妊娠期诊断出的血小板减少症病程通常较轻,但也有报道称其与较高的早产率和胎盘早剥相关。怀孕期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涉及多种生理或病理条件,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子痫前期、肝酶升高和血小板计数低综合征等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妊娠期间不同诊断下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关 键 词: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子痫前期 肝酶升高和血小板计数低综合征 妊娠结局 

分 类 号:R714.254[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