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Peg-IFNα-2b对HBsAg不同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疗效的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夏盼盼 李延玲[1] 赵萍 陆蒂青[1] 吴玉卓[1] 闪海霞[1] 

机构地区:[1]南阳市中心医院感染肝病科,河南南阳473000

出  处:《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年第5期833-835,共3页Sichuan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Sciences

基  金:南阳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KJGG141)。

摘  要:目的:分析Peg-IFNα-2b治疗HBsAg不同水平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6月-2022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HBs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3例,根据其HBsAg表面抗原的水平进行分组,分为A组,HBsAg≤20 IU·mL^(-1),n=17;B组,20 IU·mL^(-1)<HBsAg≤200 IU·mL^(-1),n=19;C组,200<HBsAg≤2000 IU·mL^(-1),n=21;D组,肝功能正常的未治疗组,n=26。随访时间为12 w、24 w,观察Peg-IFNα-2b治疗前后HBsAg定量、HBsAb产生、HBeAg血清学转换情况(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定量水平。结果:低水平HBsAg慢乙肝患者,接受Peg-IFNα-2b治疗后,有较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HBeAb产生)、HBsAb产生,HBsAg、HBV DNA水平下降更多,有利于慢乙肝患者取得临床治愈。随着治疗时间越长,A、B、C组ALT水平随之上升,LSM水平随之下降;且ALT、LSM水平:D<C<B<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 w时,A、B、C组HBsAg变化率、HBeAg,HBsAb、HBeA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HBV DNA定量水平下降且D<C<B<A,以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2、24 w时,A、B、C、D组HBsAg下降变化率、HBeAg定量、ALT水平下降情况比较D<C<B<A,HBV DNA定量水平下降个数D<C<B<A,HBsAb出现率、HBeAb出现率D<C<B<A,以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α-2b治疗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低水平HBs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利于患者HBsAg消失、HBsAb、HBeAb产生,HBeAg、HBV DNA水平下降,且HBsAg越低,临床治愈率越高。

关 键 词: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乙肝表面抗原 预测因素 

分 类 号:R512.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