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区夏玉米减渍抗旱丰产增效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 武文明 王世济 张林 陈翔 王永玖 徐德明 

机构地区:[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2]安徽农业大学 [3]不详

出  处:《中国科技成果》2023年第8期F0003-F0003,共1页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摘  要:沿淮夏玉米区是指安徽省淮北沿淮生态区和江淮生态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为该区主要种植模式之一.由于该区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匀,5月底6月初易旱,土壤墒情不足,不利于播种;6月中旬至7月上旬玉米苗期至拔节期易发生渍涝危害,导致苗弱;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易发生穗期高温干旱,结实不佳.同时,土壤耕作层浅、底层土壤黏重、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差,削弱玉米穗期对干旱的抵御能力,苗期渍害和穗期干旱频发重发,严重制约玉米稳产丰产,产量损失高达24.2%以上,生产水平同周边省份存在明显差距.

关 键 词:土壤耕作层 一年两熟 增效技术 夏玉米 玉米穗 穗期 拔节期 渍害 

分 类 号:S513[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