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诗歌的现代转型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Myanmar Poet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哲 Zhang Zhe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2年第2期203-213,共11页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方文学与文明互鉴:以文学的现代化进程研究为视角”(项目编号:22JJD750003)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试从诗歌内容、诗歌形式、诗学理念三个方面逐一考察缅甸现当代诗歌的转型。缅甸诗歌的现代化历程从19世纪末开始,诗人塞耶佩和德钦哥都迈首先将创作内容从传统的诗歌题材转向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实验派诗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创造新的诗歌意象,以清新易懂的语言传达哲理性思考,并以四言诗的三谐韵为主要创作形式,掀起了新诗创作的高潮。60年代后,在达贡达亚及貌达诺的努力下,缅甸当代诗歌逐步与世界诗坛接轨,在形式上完全摆脱了韵律的束缚,诗歌主题也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反战题材,转变为对城市化进程、人存在的意义等终极问题的思考。

关 键 词:缅甸诗歌 实验文学 诗学 

分 类 号:I337.072[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