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我太南(难)了“”有内(那)味儿了“”夺笋”用字考察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谢佳伟 周雅青[1] 

机构地区:[1]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出  处:《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73-177,共5页Journal of Ningxia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互联网时代语言动态性与语言文明建设研究”(19YYC151);陕西师范大学博士自由探索项目“1949-1999年海峡两岸会意学说研究”(2021TS069)。

摘  要:“我太南(难)了”“有内(那)味儿了”“夺笋”,分别属于《语言文字周报》编辑部公布的2019、2020和2021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本文从用字的角度出发,揭示以“南”替“难”、“内”替“那”、“夺”替“多”、“笋”替“损”的借用现象,明确其为借用职能中的通假。网络流行语中的通假现象之所以形成,除了通假本身的历史传统和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外,使用者的语言文化消费心理是其得以通假的重要因素,虽然这种通假现象不利于用字规范,但可以作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资料。

关 键 词:网络流行语 职用 通假 成因 

分 类 号:H136[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