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陶冉 Tao Ran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080
出 处:《乐府学》2022年第2期175-203,共29页Research on Yuefu
摘 要:琴操诗在宋明诗文集目次编排上的流变,及宋、元、明人对琴操体类格调的认知、创作,蕴含着复古、辨体、缘情等内在动因。琴操在楚骚古赋或古乐府的归类,分别承接宋明楚骚古赋和古乐府学的兴盛余绪,显露出复古风气下,各文体标举情性、推重汉魏高古等共通之处,也使原本依经立义的赋论和注重官方礼教的乐府,分别向私人化的骚人情志和民间化的里巷风谣倾斜。而且,琴操诗所属的发端于“诗三百”,分衍为楚骚、古乐府的文体谱系,使明人在辨体中通用于今。明代琴操作品从楚骚到古乐府的类属递变,还掩藏着文学属性和音乐属性的消长,该变化从观念到创作层面,流露出明人想将琴操重塑为一种古乐体裁的用心。同时,明人强调琴操源流近古,文辞发乎自然真情,也缓解了琴操格调雅俗和创作规范等学理困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2.17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