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晓明[1] 周丽萍 陈亮 YU Xiao-ming;ZHOU Li-ping;CHEN Liang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昌330006 [2]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南昌330004
出 处:《江西中医药》2023年第5期37-40,共4页Jiang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2020A0106);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80673)。
摘 要:目的:探讨将痰热证候要素评分作为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风险的中医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对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痰热病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0例。首先按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所有入组的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27例)和一般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53例),比较2组的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差异。同时所有入组的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血管二级预防治疗,并随访6个月,依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8例)和未复发组(62例),比较2组的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差异。结果: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的火热证、痰证及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均明显高于一般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患者(P<0.01);复发组患者的火热证、痰证及痰热证候要素评分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1)。结论: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程度与痰热证候要素评分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痰热证的严重程度会影响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进展与复发风险,因此将“痰热证候要素评分”作为痰热型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风险的中医评估方法具有可行性。
关 键 词: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证候要素评分 痰热证 中风复发
分 类 号:R256.22[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