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嘉宇 区惠平[1] 周柳强[1] 黄金生[1] 谢如林[1] 朱晓晖[1] 曾艳[1] 谭宏伟[1] 刘洁云[2] Peng Jiayu
机构地区:[1]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科学观测实验站,广西南宁530007 [2]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9期234-240,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060293);广西重点研发计划(编号:桂科AB21196049);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AESMA-OPP-2019003);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编号:桂农科2021YT036);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编号:桂农科2019ZX124、2019ZX125)。
摘 要:通过分析甘蔗‖猫豆间作模式的合理性,旨在为蔗区径流污染的削减及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径流小区试验,设置不同甘蔗‖猫豆间作密度,观测并记录降雨量、穿透雨量,统计猫豆生育期内的径流次数、径流量、泥沙量、径流中的氮磷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间作密度下的地表径流、泥沙及氮磷流失量的差异及甘蔗‖猫豆间作对氮磷流失的削减作用。结果表明,甘蔗冠层下穿透雨率有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间作处理的平均穿透雨率为54.7%~71.9%,与单作甘蔗相比,间作甘蔗地表径流流失量降低了8.7%~24.9%,泥沙平均流失量减少了8.5%~23.2%,总氮、总磷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3.25%~25.97%、6.71%~42.28%,其中硝态氮的流失量大于铵态氮的流失量,分别占总氮量的52.98%~53.94%、12.48%~15.36%。穿透雨率与总磷流失量、径流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77,总氮流失量、硝态氮流失量、总磷流失量与径流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3、0.80、0.85,氮、磷流失量与径流量的产生规律基本一致。甘蔗与猫豆间作能减少因暴雨产生的径流流失,与猫豆间作时株距为1~2 m的效果最优,可有效消减坡耕地蔗区径流造成的氮、磷流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