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的表现主义电影——以《大都会》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怡涓 郑翔恒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

出  处:《河北画报》2023年第10期136-138,共3页Hebei Pictorial

摘  要:电影符号学是延续了俄国“形式主义”之电影论式与当时法国结构主义思潮,试图建立一种纯客观的、科学的解释电影意义的学科。而表现主义电影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德国,是不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演员、物体与布景都用来表达情绪与心理状态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1929年德国的电影《大都会》作为表现主义中的优秀作品,把此种表现方式运用到了极致。本文从两者的相似性、关联性着手,分析以《大都会》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电影。

关 键 词:符号学 表现主义 镜像理论 

分 类 号:J90[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