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杰阳 LlU Jie-yang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80-89,共10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郑玄与汉唐经学传统研究”(22JJD770007)。
摘 要:东晋梅颐所献《古文尚书》的训释文体相比两汉以来各家《尚书》注本具有“文辞至简”的显著特点。这一文体形成的原因,与晚出《古文尚书》的学术思路有重要关系。晚出《古文尚书》以“隶古”字书写经文,昭示其为孔壁所出“本经”,强调此经本是未经改动的孔子亲定文本,并依此“本经”进行注解。晚出《古文尚书》整体训释方法为:利用常训及经文内部依据对注解经文,不改字破读,尽量避免引入经文所无的学说或争议性内容,以此为自己的学说确立坚实的依据。这一训释思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平息汉代出现的今、古文纷争。晚出《古文尚书》简明要约的文体特点是这一训释思路下的产物。从《尚书》学的内在学术理路研究晚出《古文尚书》的训释文体,可以丰富我们对于魏晋时期文体转变机制的认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1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