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被网络诈骗责任辨析——以一起互联网贷款诈骗案为样本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郭文政[1] 

机构地区:[1]株洲市委党校,湖南株洲412000

出  处:《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2年第32期159-161,共3页Legality Vision

摘  要: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作为新型金融模式,便利了消费者,也便利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要。这种简便的非接触贷款方式,同时也被实施网络诈骗的骗子盯上了。骗子利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的非接触性的特点,骗取账上没有现金的储户基本信息,利用该骗得信息获取互联网贷款后,将获取的贷款从储户账户上转走。该行为是银行互联网贷款被假冒储户诈骗了,还是储户被诈骗实施贷款后被诈骗?从刑事角度分析,应该是涉及到诈骗贷款罪与一般诈骗罪的罪名区别,对此本文不做讨论。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从合同缔约角度出发,这类贷款合同对储户有无约束力?本文希望通过对互联网贷款被网络诈骗的合同缔约责任分析,有利于民事司法实务对互联网贷款的风险分担做出有效判断。

关 键 词:互联网贷款合同 合同效力 网络诈骗 

分 类 号:F83[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