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先瑜 舒建超 卿发红 周宁宁 王军 欧阳裕元 朱从桦[3] 李伟[3] 李旭毅[3]
机构地区:[1]四川省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绵竹618200 [2]四川川种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611500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成都610066
出 处:《四川农业科技》2023年第4期1-4,共4页Sichu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绿色优质稻泸两优晶灵丰产增效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2022ZHCG0106);丘陵区水稻机械化高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2022YFN0006);崇州天府优质粮油功能区高食味优质稻高产增效生产技术示范及产业化开发(2020-YF09-00079-SN);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水稻创新团队轻简栽培岗位(SCCXTD-2020-03);水稻绿色提质高效集成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基于稻-畜种养循环的稻田绿色低碳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2022YFS0572);杂交稻新品种关键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2021YFYZ0005);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引领性水稻育种材料和方法创新及新品种选育”(2021YFYZ0016)。
摘 要:为探索水稻新品种泸两优晶灵在稻麦茬机插秧种植方式下的高产潜力,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播种时间,设3个处理,播期分别为4月3日、4月10日、4月17日。裂区为施氮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8、11、14kg/667m^(2)。再裂区为种植密度,设3个水平,分别为1.11、1.39、1.58×10^(4)/667m^(2)(移栽规格分别为30cm×20cm、30cm×16cm、30cm×14cm),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测定泸两优晶灵产量。结果表明:随播期推迟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播期4月10日最高;随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施氮量为11kg/667m^(2)时产量最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有效穗和结实率是影响泸两优晶灵产量的主要因素。麦茬稻机插秧迟栽条件下,泸两优晶灵最适秧龄为45d左右,施氮量10~11kg/667m^(2),移栽规格以30cm×16cm为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7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