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付溪娜 金影[1] Fu Xina;Jin Ying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50
出 处:《中国医刊》2023年第6期608-612,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摘 要:子宫颈锥切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最为有效的手段,但子宫颈锥切术后再发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其发病风险与术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相关。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的感染方式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但术后HR-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病变残留、复发显著相关。如何预测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持续感染风险,分流出宫颈病变残留、复发的高危人群,可能会为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更精准的靶点。目前研究表明p16/Ki67,HPV E6/E7m RNA,EP2、EP3等基因及免疫因子可能对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持续感染及宫颈病变残留及复发有一定预测作用。本文就子宫颈锥切术后HR-HPV感染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