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壮族麽经看壮语宗教文化词语的产生途径  

A Probe into How the Zhuang Religious and Cultural Vocabulary Came into Being-Through the Mo Sutra of the Zhuang Minor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丹 Wang Dan

机构地区:[1]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67

出  处:《民族翻译》2023年第2期84-90,共7页Minority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壮族古籍宗教用语研究”(19YJCZH15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本文在收集整理壮族麽经宗教文化词语的基础上,归纳出壮语宗教文化词语的3种主要产生途径:一是词语重构,即按照壮语语法规则,将壮语一般词语重组,赋予其特定的宗教意义;二是词义引申,即在壮语固有词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词义,来指称与宗教相关的特定对象;三是外来借用,即借用汉语词并加以改造和创新,创制出契合壮族宗教文化特征的词语。厘清壮族宗教文化词语的产生途径,对于深入了解壮族宗教文化、全面描写壮语词汇面貌、提高壮族古籍整理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各类宗教辞书的编纂修订也有参考价值。

关 键 词:壮族 麽经 宗教文化词语 产生途径 

分 类 号:H218[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