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会阴超声评估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亦丹 王明婷 陈伶[1] 徐友娣[2] 王雅萍[2] 

机构地区:[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妇产超声室,江苏南京210000 [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产科,江苏南京210000

出  处:《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年第2期294-298,共5页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江苏省妇幼保健协会科研项目(FYX202215)。

摘  要:目的:利用经会阴超声观察初次分娩女性产后盆底功能,为产后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产后复查(6~8周)的初产妇107例,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剖宫产组(41例)和阴道分娩组(66例),取同期未生育女性50例为未生育对照组。收集年龄、孕前BMI、新生儿体重、孕期体重增长等一般资料,并进行经会阴超声检查,测量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时膀胱颈与耻骨联合后下缘的距离、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等超声指标。比较3组间静息状态及Valsalva状态超声指标的差别,分析压力性尿失禁、膀胱脱垂、子宫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Valsalva状态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尿道旋转角、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未生育对照组(P<0.05)。静息状态时阴道分娩组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Valsalva状态阴道分娩组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及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33.3%,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经会阴超声可明确量化未生育女性及初产妇盆底各项指标,并能通过膀胱颈与耻骨联合后下缘的距离、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膀胱后角、肛提肌裂孔面积等指标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帮助临床早期发现及干预产后盆底疾病。

关 键 词:初产妇 会阴超声 盆底功能 分娩方式 

分 类 号:R445.1[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