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于红慧[1] Yu Honghu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
出 处:《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2期196-213,共18页Journal of Ming-Qing Fiction Studies
摘 要:蒲松龄晚年的咏史诗集中反映他所关注的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对他们的评价,很值得关注。以咏史诗为中心,结合1710至1715年间蒲松龄所作诗歌,可知其晚年读书、生活等情况;《读史》四首集中反映蒲松龄对汉唐史的总体看法,体现了典型的儒家历史观;《元稹》《褚遂良》《杨妃》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新见解,观点发前人所未发;《崔伯渊》《刘士安》《慕容垂》表达对一些不太引人注目人物的看法;蒲松龄晚年尤其是归田后的诗歌创作,其旨意、内容、性质与以前甚为不同,反映出他思想、心态和对现实人生的态度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蒲松龄诗歌和《聊斋志异》及俚曲具有内在精神的一致性,咏史诗对理解某些“聊斋”故事的底蕴是十分有益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