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裴永刚[1,2] 韦玮 PEI Yong-gang;WEI Wei
机构地区:[1]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401120 [2]西南政法大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传播研究院,重庆401120
出 处:《未来传播》2023年第2期54-64,共11页Future Communication
基 金: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21&ZD322);2022年国家社科项目“‘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对外出版体系创新发展研究”(22XWB0078);2022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分享式社交媒体下青年的媒体朝圣行为与媒介地方感研究”(CYS22318)。
摘 要:传统的城市传播多以宣传片、纪录片等为载体,经由大众媒体流向受众。此时的传播被看作一种线性的信息传递,是一种“严肃”话语的输出,带有浓厚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从仪式传播视角出发,研究发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通过对论坛主题的选择、仪式隐喻的营造、媒介事件的建构、“在场”的聚合等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线性信息传递模式,实现了文化和意义的共享。且作为媒介的论坛通过对城市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生态形象的再现,建构起“人—论坛—城市”之间的亲密印象,呈现出更加立体、多面的城市形象,形成城市形象、城市意象和地方感合围的城市传播新格局,凸显了信息的价值革新与城市文化认同,可被视为城市发展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