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批判理论走出危机:从后形而上学走向社会本体论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迈克尔·J.汤普森 孙海洋(译) Michael J.Thompson

机构地区:[1]美国威廉帕特森大学政治学系 [2]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

出  处:《国外理论动态》2023年第2期40-48,共9页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判理论语境中马克思与黑格尔关系再研究”(17CZX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文章认为,真正的批判理论应该具备两个核心特征,一是对现存的社会病理的批判性诊断,二是对替代性的伦理生活形式的规范性构想,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然而,随着批判理论的“后形而上学转向”,哈贝马斯及其追随者不再聚焦于主体的畸变、物化的现实、权力的反抗和社会的转型,而是把话语、交往、承认、辩护视为中心议题。这使得当代批判理论陷入了危机,无法有效回应今日资本主义发展到新自由主义和控制论社会阶段带来的“超级物化”的病理现象,无法为批判思考和自主意识留有一席之地。要想突破物化的界限,重获批判的能力,批判理论就必须回到马克思,将批判的社会本体论作为其哲学框架,在重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基础上洞察复杂而微妙的社会统治机制,同时拓展其实践意识的视野,在当前的断裂中打开新的社会想象的可能性空间。

关 键 词:批判理论 资本主义 后形而上学 社会本体论 新观念论 

分 类 号:B08[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