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 处:《国外理论动态》2023年第2期160-168,共9页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重建”(19ZDA03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认知科学哲学视域下的人工共情问题研究”(21CZX02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外学者从多个层面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人类伦理的挑战。在伦理理论层面,主要存在效用性问题、适配性问题和养成性问题等挑战;在伦理主体层面,集中表现为主体意愿束缚、自主决策泛滥和责任归属分化等挑战;在伦理实践层面,主要包括社会不平等加剧、社会伦理反向脱敏和伦理问题多面化等挑战。对此,文章综述了国外学者提出的四种应对策略: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确立人工智能伦理的伦理主体、明确人工智能伦理的责任归属和跨文化建构人工智能伦理。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伦理研究还可以在伦理教育、人工共情、专家平台等方面继续推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