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柯凡 王丰 娄文月 朱元宏 沙之敏[3] 曹林奎[3] 蒋敏[1,2] Guo Kefan
机构地区:[1]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2]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3]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200240 [4]上海青浦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上海201717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0期243-249,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801310);上海市水稻产业体系项目[编号:沪农科产字(2022)第3号];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编号:KYCX21-3243);江苏省高等学校基础科学(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1KJA210001)。
摘 要:为了探讨有机种植对滨海稻田氨挥发损失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设置不施肥对照(CK)、常规种植(CT)、有机种植(CO)3个处理,采用密闭室间歇抽气法,开展有机种植方式下滨海稻田氨挥发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种植的滨海稻田氨挥发总量为34.72 kg/hm^(2),较常规种植显著降低55.94%(P<0.05)。田面水NH_(4)^(+)-N浓度与稻田氨挥发通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机种植可有效降低田面水NH_(4)^(+)-N浓度,从而直接减少了氨挥发的产生。有机种植的水稻产量下降4.33%,但与常规种植相比,未达显著水平。因此,有机种植在保持水稻基本稳产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滨海稻田由于氨挥发造成的氮素损失。
分 类 号:S18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511.06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4.8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