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北政法大学,陕西西安710063 [2]中国政法大学,北京100088
出 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93-102,共10页Journal of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2020年度一般项目“以对质为中心的刑事法庭调查规程研究”(20BFX093);最高人民检察院2020年度检察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研究”(GJ2020B17)。
摘 要:补充侦查本质上是原有侦查工作的继续,其目的是查清事实和完善证据。加强和规范补充侦查工作,面对以完善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何以协同构建的问题,确有必要给予补充侦查制度协同理论分析。补充侦查制度协同性,在刑事诉讼系统各阶段呈现“强”“中”“弱”三种不同程度的应用模式。补充侦查制度协同模式实践困境,包括“分工负责”的目标冲突、“互相配合”的过程有余以及“互相制约”的关系不足等方面。补充侦查制度的未来方向,应当围绕协同性的合理期许,明确补充侦查的基本目标,实现沟通协作的全过程化以及构建双向制约的关系定位,切实提升协同办案质效,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实现补充侦查制度协同模式程序正当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