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永智 He Yongzhi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2期185-203,共19页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户部与国家财政治理研究”(22CZS042)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清朝在“耗羡归公”改革后逐步建立京官养廉银制度,其以地方耗羡为基本财源、户部饭银为结构补充,是清代国家从财政角度对官员低俸制的修复与完善。雍正时期,户部通过裁革饭银浮费、核定官役养廉等举措,促成饭银“化私为公”,由此衍生的“饭银养廉”成为京员养廉银之滥觞。乾嘉时期伴随耗羡管控的经制化,清廷借助户部饭银再分配协调国家经制财用与京员养廉公需的利益平衡,京官养廉银体系由是得以扩充。嘉道以降财政恶化,内嵌于“正赋—耗羡”体制的部院饭银日益积欠,京员养廉无着,养廉银制度渐趋瓦解。至清末俸制改革,饭银养廉连同清朝由正俸、养廉所组成的二元俸制被重新整合到具有近代文官因素的新的俸禄序列中。
分 类 号:D691[政治法律—政治学] K249[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205.101